为持续提升课程建设质量、打造一流课程,4月18日,生命科学学院召开第二批国家级一流课程建设经验交流暨第三批申报动员会。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赵海鹏出席会议,生命科学学院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谷艳芳教授、杨生玉教授,各系(室)主任、省级一流本科课程骨干成员等参加,会议由教务办公室主任张要军主持。
张要军首先介绍了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谷艳芳主持的《普通动物学》被认定为线上一流课程,杨生玉主持的《发酵法工业化生产燃料乙醇虚拟仿真项目》被认定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
谷艳芳和杨生玉为大家分享了国家级一流课程建设的经验和做法,分别从申报材料的翔实准备、课程同行的高度认可、学生互动的深入频繁、课程特色的凝练突出、国家标准的对标实现、课程制作的精良用心等方面为大家介绍了丰富的做法和需要注意的事项。
会议交流阶段,与会教师分别就一流课程建设的标准、申报建设的注意要素、课程质量的把控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热烈的交流研讨。
赵海鹏在总结中首先肯定了学院近年来课程建设的成效,并对获批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的两位教师及其团队表示祝贺。他表示,学院一直高度重视课程建设工作,并勉励大家要有一颗不断学习的心,积极向有经验的教师多交流学习;及时掌握国家新的政策要求,有组织、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改革和项目申报;同时,要及时总结课程建设成效,最终形成课程内容建设充实、过程性考核翔实、课程建设成效显著的一流课程建设路径。
据悉,生命科学学院截止目前已建成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4门、省级课程思政样板课程3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9门。